汉赋四大家西汉的两位

1、两汉之交的诗人是司马相如。

2、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,杂以阴阳五行说,把神权、君权、父权、夫权贯穿在一起,形成帝制神学体系。

3、司马相如(约前179年~前118年),字长卿,蜀郡成都人,中国汉赋四大家,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,被誉为赋圣、辞宗。幼居蓬州(今四川南充蓬安),大赋《子虚赋》名扬四海,为求爱卓文君所赋《凤求凰》流芳百世,均为汉赋。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评述“武帝时文人,赋莫若司马相如,文莫若司马迁”。

4、1,贾谊(公元前200年~公元前168年)

5、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被誉为“赋圣”、“辞宗”,少名犬子,后慕蔺相如之为人,更名相如。景帝时,以赀为郎,为武骑常侍,非其所好。后病免,客游梁。善辞赋,作《子虚赋》。

6、孔融:东汉末年官员、名士、文学家。

7、司马相如: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被誉为“赋圣”、“辞宗”。

8、董仲舒(公元前179年-前104年)

9、张衡(78年-139年),字平子,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)人,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、文学家。

10、秦嘉:东汉诗人,《赠妇诗》三首,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。

11、两汉之交的诗人有:

12、司马相如(约前179年~前118年)

13、辛延年:东汉时期的著名诗人,作品存《羽林郎》一首,为汉诗中优秀之作。

14、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、杨雄、班固、张衡。赋兴起于两汉,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,其特点是讲究排比、散文韵文并用,词藻华丽。汉赋四大家的作品有:司马相如的《子虚赋》《上林赋》《大人赋》等;杨雄的《河东赋》《校猎赋》《长杨赋》等;班固的《两都赋》等;张衡的《西京赋》《东京赋》等。

15、两汉时期历史文化名人,最有名的是司马迁还有班固

16、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,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,评论时政,风格朴实峻拔,议论酣畅,鲁迅称之为“西汉鸿文”,代表作有《过秦论》《论积贮疏》《陈政事疏》等。其辞赋皆为骚体,形式趋于散体化,是汉赋发展的先声,以《吊屈原赋》《鵩鸟赋》最为著名。

17、刘彻: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集的皇帝。

18、班固:东汉大臣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19、李陵:组诗《苏武李陵赠答诗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
20、主要成就开创中国天文、地理研究之先河

21、匡衡(生卒年不详),东海郡承县人。西汉经学家,官至丞相。匡家世代务农,但匡衡却十分好学,勤奋努力,由于家境贫寒,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费用,他“凿壁借光”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

22、他发明了浑天仪、地动仪,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,被后人誉为“木圣”(科圣),他是汉赋四大家之一,著有《灵宪》《算罔论》《归田赋》等作品。

23、司马相如(约公元前179年—前118年),字长卿,汉族,巴郡安汉县(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)人,一说蜀郡(今四川成都)人,西汉辞赋家,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。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。

24、嵇康: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。

25、《子虚赋》。作品词藻富丽,结构宏大,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,后人称之为赋圣和“辞宗”。

26、汉景帝时任博士,讲授《公羊春秋》。汉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),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,董仲舒在著名的《举贤良对策》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,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,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,深得汉武帝的赞赏,系统地提出了“天人感应”、“大一统”学说和“诸不在六艺之科、孔子之术者,皆绝其道,勿使并进”、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,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,影响长达两千多年。

27、司马相如是汉赋四大家之一,他的《子虚赋》著名

注: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